王女士最近因为那里长了个“小疙瘩”住院了。
这么多年来这个事情她一直瞒着家人,一开始这个疙瘩只有花生米大小,一发病起来就是各种痒,还经常破溃,坐都坐不住,但因为位置尴尬,所以都是自己强忍着,平时就买点洗液外用缓解。
没想到不过一年时间,这个小疙瘩不但长大了,还开始出现痛感,严重的时候路都走不了。
实在瞒不住,她才把这事告诉女儿,经家人劝说下才到医院就诊。结果经妇科系列检查下来,病理显示:外阴鳞状细胞癌!医生也是惋惜,如果早点来干预,都走不到这一步。
一、爱在“暗处”挑事的癌症,警惕下身异常
外阴癌其实不算常见,在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占比可能只有2%-5%,常见于绝经后妇女,多出现在外阴、黏膜及其附件组织。
目前,导致外阴癌的具体病因还尚未可知,但可以确定的是,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:
展开剩余86%一是感染HPV人乳头瘤病毒,临床数据统计显示,40%-60%外阴癌以及90%外阴癌前病变都曾检查出HPV感染;还有慢性非瘤性皮肤黏膜病变也可能诱发,比如外阴鳞状上皮增生、硬化性苔藓等;此外一些性传播疾病,比如尖锐湿疣、淋巴肉芽肿、梅毒......也可能诱发外阴癌。
和其它癌症一样,外阴癌发现的早,患者5年生存率非常高,可达到90~97%,一旦发生转移,比如侵入周围腹股沟、淋巴结,该生存率可能只有50~75%,如果出现远端转移的话,该生存率还会进一步下降,只剩下20~30%。
因此,外阴有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,尤其是以下4种情况的,一定要重视,避免延误病情。
1、出血
突然发现内裤沾染血迹,并非月经或其它外伤引起,无缘由的出现外荫出血、同房后出血或绝经后阴/道流血,要警惕可能的肿瘤侵犯情况,特别是肿瘤侵犯血管或组织脆性增加,如果影响到周围神经或邻近组织时,还可能出现疼痛、同房痛或排尿痛。
2、皮肤改变
当出现癌前病变,会引发局部外荫皮肤白斑状,出现色素减退或加深、表面粗糙角化,甚至出现皲裂、渗液。观察到外荫皮肤弹性下降,摸着发硬,要警惕可能的癌症风险。
3、持续瘙痒
妇科炎症也会引起搔痒,但这种瘙痒用药干预后可以及时缓解,但值得注意的是,外阴癌早期也会引起类似瘙痒症状,但无法通过药物治愈,还会反复发作,伴随分泌物增多引发破溃的问题,不单只是炎症反应。
4、溃疡长期不愈
外阴溃疡的原因很多,一般由感染引起的普通溃疡,经过相关抗感染治疗可以1-2周内恢复,此外像相关免疫性皮肤病以及梅毒、疱疹等等性病也可能引起皮肤破溃。还有反复治后不愈的外阴溃疡要警惕肿瘤等其他可能。
二、这2个坏习惯,你中招了吗?
重视私处卫生是个好习惯,像文章开头的王女士为了避免感染其它炎症,每次洗澡都习惯性的用洗剂清洁外阴,但她不知道的是,这些清洁剂本身刺激性较强,因为过度清洁破坏了正常菌群平衡,导致其它有害菌趁虚而入。
再加上自己平时工作忙,有时候加起班来,两天不换内裤也是常有的事,而紧身化纤内裤长时间包裹,加剧了阴部的潮湿、闷热,给更多细菌和病毒提供了感染机会。
而且女性生殖结构天生易“病”,且月经期间也会有感染风险;女性因为性生活、妊娠,大量刺激性分泌物影响下,宫颈内膜褶皱及腺体容易被多种病原体侵入,是妇科炎症的常见诱因。
此外,很多女性都忽视了自己每天穿的内裤有多脏,世界各国的微生物学家研究已经充分证实,内裤上不仅有分泌物,还可能携带0.1克粪便,无形中成为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等病菌温床,加上这些细菌无法通过清洗晾晒彻底清除,近60%以上的妇科疾病都和内裤不洁有关。
所以内裤每天换洗,如果遇到天气热,汗湿比较大,一天最好换洗2次以上,而且内裤用专门的清洁剂手洗,洗内裤的盆也要分开使用,以免交叉感染。内裤晾晒也要注意,避免暴晒,尽量在阴凉处吹干。
需要提醒的是,除了注意内裤卫生,还有3种内裤,非常容易成为细菌温床,真的不建议穿:
1、常混洗的内裤
内裤和其它衣服不一样,不能和其它衣服一起混洗,尤其是不同的人内衣裤一起混洗还可能引起病菌交叉感染,因此在使用洗衣机的时候,无论是家庭还是亲友,尽量避免内裤混洗。
2、太紧的内裤
内裤松紧度也有讲究,太紧的内裤会增加外阴不透气程度,闷热的环境还容易滋生细菌,加上女性特殊的生理构造,私处和内裤频繁摩擦,还可能引发各种病菌交叉感染。
3、化纤材质内裤
不建议购买化纤材质的内裤,因为这种材质透气性和吸湿性不佳,如果有出汗或者分泌物,内裤更容易繁殖细菌,诱发或者加重妇科炎症。
三、夏季妇科病高发!
夏季也是妇科病高发的季节,尤其是是阴/道炎,可以说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病,有研究统计,约75%的妇女至少得过一次阴/道炎,而且近一半有过复发。
夏季湿热,这种环境本就适合各种细菌和病原体滋生,女生一出汗,衣服的包裹下可能加剧闷热环境,引发更多感染风险。
尤其是夏天喜欢久坐,平时使用私处洗液多,内裤材质以尼龙等非棉质为主,性生活不洁等等,都是高危风险因素,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环境形成“恶性循环”,会进一步降低局部免疫力,给妇科疾病更多可乘之机。
因此建议女性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妇科检查,特别是本身还有相关家族遗传风险或相关病史的妇女,最好每隔1-2年定期进行妇科检查,可以及时查出可能的妇科疾病,帮助女性了解自身生殖健康,避免更严重的妇科疾病几率。
预防大于治疗,别小看妇科病的危害,严重也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,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,最好重视相关异常表现,有必要检查及时进行,也是防治妇科病的有效手段。
参考资料:
[1]《私处瘙痒?出现这4类症状,警惕得这种少见癌!》.浙大二院.2024.10.11.
[2]《46岁女子确诊外阴癌!她的“坏习惯”很多人都在犯!有4个迹象尽早筛》 .北京四惠中医医院.2025.06.23.
[3]《一条内裤能有多“脏”?妇产科专家:60%以上的妇科病和它有关》.生命时报.2021.08.16.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发布于:广东省信钰证券-股票怎么配资-配资怎么开户-上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