聂荣臻刚离世没多久,薄一波便为他写下十个字的题辞:“攻略铭田地 风范照日月”。
提起父亲收到的那些题词,聂荣臻的女聂力曾说过,在那么多作品里,她最在意的还是薄一波写的那幅。
这背后藏着薄一波对已故老战友那股深切的思念。
2004年薄一波96岁生日那会,聂力专门带着小外孙去给他祝寿。过了两年,薄一波98岁生日的时候,聂力又出现在他的生日聚会上。
这过程里,其实有不少特别戳人心窝的事发生。
要说我爸聂荣臻和薄一波伯伯的革命交情,我妈聂力每次提起来都特别有感触。她总说,这俩人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好——打从抗战时候在晋察冀边区一块带兵打仗起,就结下了过命的情谊。那时候条件多苦,枪林弹雨里摸爬滚打,俩人一个管军事一个抓政工,配合得严丝合缝,碰到难事都是凑一块商量,互相补台的事多了去了。我妈记得最清楚的,是自己小时候的事。那会她跟着爸妈在边区,薄一波伯伯见这小丫头穿得单薄,大冷天的冻得直搓手,转身就翻出件毛背心塞给她:"小力子,穿着暖乎点。"那毛背心针脚粗粗的,一看就是手工织的,我妈说现在想起来还能想起那股子羊毛的味。还有回她拿着作业找薄伯伯问问题,薄一波戴着老花镜趴桌上帮她改,边改边念叨:"这道题得这么想,打仗要讲究策略,做题也得找对路子。"后来日子好过了,俩老头还是跟从前一样亲。我爸住院那会,薄一波哪怕自己腿脚不利索,也坚持每周去看他,俩人拉着家常,说的还是当年在边区蹲土窑、啃窝窝头的事。我妈说,他们这交情,就跟晋察冀的老城墙似的,风吹雨打这么多年,非但没淡,反而越磨越瓷实。
1930年那会,聂荣臻和薄一波头一回见了面。
那时候,薄一波正在山西负责指导士兵运动,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国民党士兵发动暴动。而聂荣臻当时人在天津,他的职务是顺直省委的组织部长。
有回薄一波去天津向省委汇报工作,期间和聂荣臻见了一面,这事让薄一波记了好久。
薄一波事后回忆时提到过那次对话,他说聂荣臻在谈话里话不算多,但态度特别实在,让人打从心里觉得这人既稳当又利落。
薄一波提过,当年在阎锡山的部队里,他认识了不少军官。接触下来发现,其中有些军官政治思想挺先进,要是能在这些人中间多做工作,完全有机会把他们发展成党员。
聂荣臻听完薄一波的汇报,觉得说得挺实在,转头就跟他提了个建议:要是条件允许的地方,也能试着在军官群体里下下功夫。
这情况一出现,薄一波他们接下来开展工作可就有了“尚方宝剑”撑腰。
1937年11月,聂荣臻正式就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。在他的直接带领下,这片根据地规模不断扩大,后来还顺势成立了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。
那时候国共刚达成第二次合作。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要想被认可为合法政权,有个绕不开的条件——必须先拿到国民党政府的正式批准文件。
这时候,薄一波主动站了出来。他一趟趟上门找阎锡山,跟对方讲其中的好处:
现在这世道乱得没边,正是各家各户想辙露本事的时候……你要是松口应了,咱们的势力就能直接铺到河北、察哈尔那片了……
阎锡山被说动后,当场就在报告上签了字。
1940年,聂荣臻带着部队到了晋察鲁豫地区,当时正和国民党军朱怀冰的队伍交手。就在晋察鲁豫军区司令部里,他和薄一波见了面。
那会薄一波正担任129师决死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。他打心底里羡慕聂帅带的队伍,直夸人家装备确实精良,直叹到底是模范抗日根据地出来的队伍,就是不一样。
1948年5月,晋察鲁豫和晋察冀两个大区正式合并。到了5月9日,新整合成立的华北军区公布了主要领导职务:聂荣臻被任命为军区司令员,薄一波则担任政治委员。
5月20号那天,华北局和华北军区正式成立的大会现场,聂荣臻和薄一波两人都上台发了言。
从那之后,两个人互相鼓励着往前走,始终一条心,一块发布了不少命令和指示。
那时候,聂荣臻主要忙军事方面的工作,薄一波则主抓政治事务、解放区建设还有财务这些事。
就在那年10月,聂荣臻和薄一波带着华北部队,成功挫败了傅作义部妄图偷袭党中央驻地的阴谋。
自打党中央搬进北平城,聂荣臻和薄一波这两位的工作量一下就上了个大台阶。俩人都是同时顶着好几个岗位的任务,白天黑夜连轴转地忙。
1950年抗美援朝打响后,后勤保障成了关键任务,这事直接由周恩来总理牵头负责。当时华北地区在后勤供应这块挑了副重担,压力可不小。
第一批志愿军入朝的时候走得太急,那会刚好是冬天,战士们连过冬的棉衣都没备够。
这事可把聂荣臻急坏了,他连着给薄一波打了好几个电话,两人凑在一起琢磨解决的招。
紧接着,薄一波在华北地区全面发动群众。靠着老百姓拼尽全力帮忙,志愿军那个一直难解决的麻烦事总算有着落了。
新中国刚成立那会,物资紧缺得很。可军民一条心,对抗美援朝的劲头足得很。
没过多久,这个任务也顺顺当当地完成了。
抗美援朝打到后期那会,聂荣臻在办公室里突然栽倒了。身边同事直叹气:"他实在是累得狠了。"
薄一波听说这事后,连脚程都加快了,急火火赶到医院去看老伙计。俩多年相交的老友一碰面,那股子欢喜劲直往外冒。
后来,聂荣臻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“两弹一星”事业上。而薄一波则长期负责财经领域的具体工作。
虽然大家平时工作都挺忙,但互相联系、打招呼的次数一点没少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,聂荣臻和薄一波并没有停下脚步,依旧在各自负责的领域里继续发挥着作用。
后来,两人陆续从岗位上退了下来。虽然平时都不大爱出门,但隔三岔五还是会互相问候一声。
聂力回忆时提到,她曾翻看父亲聂荣臻的日记本,发现里面明确记着四个薄一波上门探望的日子,具体是:1981年2月7日、1982年1月2日、1984年1月1日,还有1984年的12月29日。
可能是给聂荣臻过寿,也可能是上门拜年。
每次薄一波提起到这来,聂荣臻总惦记他的身子骨,怕他来回折腾,总劝他别跑这一趟。
可薄一波却提了个不同说法,他说自己比老聂年纪还小一点,按常理本该是他主动去老聂那拜访才对。
这事让聂力和家里人心里都特别触动。
2004年那会,聂力带着小外孙去薄一波家里串门。薄一波一见到聂力就特别高兴,拉着她的手说:“我还是习惯喊你小时候的小名‘丽丽',这样更顺口。”
聂力冲对方笑了笑,开口道:“薄伯伯,您看着来就行。”
随后,聂力转头跟小外孙说:“赶紧给太爷磕个头。”
小外孙刚给长辈叩完头,周围看热闹的人全乐出声了,现场那叫一个热闹。
那天下,聂力专门带了张父母的合影来。薄一波接过照片捧在手里,盯着看了好一会,脸上神情庄重又严肃。
两年过去,聂力又一次出现在薄一波的生日庆祝活动现场。在场的晚辈们挤着抢着,都想和老寿星合张影。
轮到聂力上前时,她先给薄一波递上了生日祝福。当时薄一波坐在轮椅里,脸上挂着温和的笑,听完后还特意关心起聂力家里人的情况。
那天现场热闹得很。薄一波还当场来了段红军时期的革命老歌——《红米饭,南瓜汤》。
大家伙都跟着他一起哼唱,这一嗓子直接把庆祝活动的气氛带向了最热闹的顶点。
抗战胜利60周年快到的时候,晋察冀革命纪念馆刚建好,阜平县的领导特意找到了聂力,想请她帮忙去请薄一波为纪念馆题字。
聂力把建纪念馆的想法跟薄一波一说,老人家也没顾上自己上了年纪,没几天就亲笔写下了“晋察冀革命纪念馆”七个大字。
2007年1月15日,薄一波离开了人世。这消息让聂力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。她回忆时感慨:"薄叔叔这人,身上有太多打心底里让人感动、从骨子里让人佩服的好品性......"
聂家跟薄家这两家在革命岁月里结下的情谊,真是让人打心底里想大声叫好!
信钰证券-股票怎么配资-配资怎么开户-上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