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届联合国会议上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可谓是大杀四方,不仅在联合国大会上,当面怼脸瑞士外长,称瑞士已经不配说自己是中立国,更是当着一众西方国家代表的面,直言,俄罗斯要搞一个“亚洲版北约”。
联合国大会发言上,拉夫罗夫这次直接把矛头对准北约,批其不仅恶意针对中俄,还要把手伸到亚太,硬生生往亚太地区安全里搅浑水。
拉夫罗夫敢这么硬气,可不是空口说大话,毕竟北约近些年在亚太的动作早就越界了。一个本该守着欧洲的跨大西洋组织,非要打着 “安全不可分割” 的旗号往亚太挤,把日韩、澳大利亚都拉成 “印太伙伴”,开会都带着这几个亚太国家一起掺和。德国更是近 20 年来第一次派 “巴伐利亚” 号护卫舰穿南海,说是维护航行自由,实则连自家专家都坦言,这部署政治意义大于军事价值,代价大到快 “毁掉” 德国海军舰队。法国更尴尬,戴高乐号航母去年绕着菲律宾兜了一大圈进南海,刚过巴士海峡就被中国 054A 护卫舰盯上,雷达里愣是扫出三四十艘中方舰艇,吓得全程贴着菲律宾沿海走,连台湾海峡都不敢靠近。再加上美国天天把 “自由航行” 挂嘴边,北约这趟浑水算是把亚太的平静搅得稀碎。
展开剩余82%也难怪拉夫罗夫敢当众叫板,这背后其实跟中国的立场不谋而合。咱们早就多次表态反对北约东进亚太,毕竟一个靠军事同盟搞对抗的组织跑到亚太来拉小圈子,只会让地区国家陷入 “选边站队” 的麻烦。拉夫罗夫这一番话,等于是替中俄和不少亚太国家说出了憋在心里的不满,所谓的 “安全体系” 提议,本质上就是想给北约的扩张踩个刹车。
细看拉夫罗夫点的这份 “朋友圈” 名单,那可是把欧亚中东的关键力量都算进去了:上合组织有中俄撑场面,妥妥的定海神针;独联体是前苏联的老伙计,政治上跟俄罗斯天然亲近;东盟虽说一直喊着 “不选边站”,但地处亚太十字路口,话语权分量极重;欧亚经济共同体和集安组织更不用说,本来就是俄罗斯主导的经济军事小圈子,忠诚度没话说;至于海合会,那是手握石油和钞票的中东富豪团,本身就有安全需求。把这几股力量拧在一起,版图从东亚跨到中东,资源从能源到市场样样不缺,就算不像北约那样铁板一块,单是这体量就足够让西方掂量掂量。
但要说真能搞成北约那样 “一人挨打、全员出兵” 的硬核同盟,基本是不可能的。东盟最怕卷进大国对抗,之前德国军舰来南海都躲着走,更别说跟谁绑定成军事伙伴;海合会虽说想多找安全靠山,但美国的安全伞还没完全丢掉,不可能彻底倒向中俄;就连上合组织里的印度,还时不时跟美国眉来眼去搞合作,怎么可能真心跟着组团对抗西方。所以这体系顶多是个 “政治安全朋友圈”,平时开开会、发发声、签几个合作声明,形成舆论声势给西方施压,这事儿不难,但真要动真格的军事联动,根本没戏。
俄罗斯这么折腾,核心还是被北约逼得没辙了。拉夫罗夫自己都承认,北约和欧盟借着乌克兰之手跟俄罗斯打 “真正的战争”,欧洲的安全空间被挤压得只剩墙角。西边走不通,只能往东边挪,这几年俄罗斯把远东开发当成国家优先事项,又是建国际超前发展区,又是修铁路扩航道,还跟中国合作搞北极航线,全年货运量想冲到 5000 万吨。搞这个安全体系,说白了就是想在东边攒个局,证明自己不是孤家寡人,既能给西方添堵,又能为战略东移铺路,一举两得。
至于中国的态度,那是典型的 “求稳不冒进”。咱们确实需要有人站出来制衡北约东扩,拉夫罗夫抛头露面牵头,正好合了咱们 “借势发力” 的心思。但要让中国背上 “亚洲版北约发起国” 的帽子,那是绝对不可能的。一来中国从来就反对阵营对抗,这不是客套话,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定力 —— 跟谁都能合作,但不跟谁绑定成对抗小圈子。二来周边伙伴国也不答应,东南亚、中东国家要的是合作平台,不是战场,真搞军事同盟只会把这些朋友推走。咱们真正想要的,是一个能护住亚太和平的 “安全外壳”,能平衡北约的扩张就行,犯不着拉帮结伙打群架。
所以中俄这是典型的各取所需:俄罗斯敢喊敢冲,借中国的分量壮声势;中国点头支持,借俄罗斯的嗓门反制北约,自己还不用当靶子。但不管怎么合作,有条底线绝不会碰 —— 不能让亚太变成第二个欧洲,更不能走向军事化对抗。毕竟咱们在南海部署那么多舰艇,是为了守护自己的海域,不是为了跟谁搞对峙,法国航母看到的那些舰船,本就是咱们日常训练和巡航的常态。
说到底,拉夫罗夫在联大的这番喊话,更像是一场精准的舆论战。既戳穿了北约东扩的野心,又亮出了俄罗斯的战略底牌,还跟中国形成了立场呼应。至于那个安全体系最终能搞成什么样,其实没那么重要。重要的是让西方看清,亚太不是他们随意撒野的地方,想靠军事同盟搞霸权,有的是国家站出来说不。而中俄这种 “你呼我应、各守分寸” 的默契,恰恰是现阶段平衡地缘格局的关键 —— 既不搞对抗,也绝不示弱,这才是亚太应有的安全逻辑。
发布于:安徽省信钰证券-股票怎么配资-配资怎么开户-上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